【题记】前几日一位热心老读者转发了一篇微信文章给我,讲的是一位日本人开了一家世界上最小但最赚钱的书店。这引发了我颇多的人生思考。
日本的铃木大楼建于1929年,在这座散发了浓浓的昭和风情的大楼底层有一家森冈书店。森冈书店只有几平米,这家书店堪称是世界上最小的书店,老板是一个叫森冈督行的年轻人,这是他开的第二家书店——一室一册·森冈书店,意思就是“一间房,一本书。”
森冈督行和他的团队每周都会精心挑选出一本好书在店内售卖,然后再根据这本书构建一个相关主题,策划一系列与这本书有关的展览、活动、对话。而这些体验,是读者无法从网络上获取的。
在电子书盛行,网络购书成为主流,实体书店纷纷倒闭的当下,存活下来的实体书店也是举步维艰。然而,森冈督行与他的团队却能在如此残酷的现实中找到一条个性化发展道路,并实现了盈利,这着实让人惊叹。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当下,很多传统的营销模式都已经被颠覆。应该说,森冈督行的成功其实是营销模式的成功。当然,森冈督行的成功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森冈督行生性就不喜欢随大流,而喜欢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另辟蹊径。大学毕业那会,同学们纷纷挤进大公司就职,而对旧书、旧邮票、旧建筑等旧物情有独钟的森冈督行却应聘成了一家旧书店的店员,并且一做就是八年。
八年后,森冈督行想独立创业,于是他用所有积蓄盘下了一家古董店,并在此开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书店——森冈书店。书店只有50平米左右,刚开始的藏书量只有200余册。
按照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来说,一个书店的藏书量越多读者也会越多,卖出量自然也会比较多。森冈督行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种思维,于是用心经营的他又购进了不少的书籍以增加藏书量。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读者人数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越来越少。森冈书店和其他许多的实体书店一样,也渐渐走入了大面积铺货却无人买单的死胡同。
书店的经营业绩每况愈下,为了书店的生存,也为了实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人生梦想,森冈督行开始寻找突围之路。经过对读者群体的深度剖析与研究,他发现很多人进书店并没有抱着明确的目的,他们进书店之后通常都会挑挑捡捡,运气好的话能看到一本好书。有时候,他们又总是会在几本书之间犹豫纠结。
森冈督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想事先为读者们做出选择,而让进书店的读者们别无选择。于是他大胆提出了一周只卖一本书的想法。当然,他的想法很快就遭到周围朋友们的嘲讽,很多人跟他说:“你看超市里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生意好得不得了,就是因为超市里面东西多,人们总是喜欢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你的书店里面只有一本书,那你就死定了。”
当你想要做一件事情,而身边绝大多数的人告诉你那是错的,不能去做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我想绝大多数人会听从一边倒的意见,最终放弃自己的想法。
梦想是什么?我觉得梦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异想天开,想常人所不能想,做常人所不敢做。
森冈督行不但坚持己见,而且很快就付诸行动,他在铃木大楼的底层租下了这个小小的只有几平米的店面,并组建了一支“搜索”团队,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分析用户的社交数据上。他们每天看大量的书,找出版社的出版信息、书店的销售信息、用户的读书兴趣等等,然后罗列出读者们可能最感兴趣的书籍和他们认为最值得推荐的书籍。
当你找到了路,就不怕路有多远。在书店开始出现普遍性亏损的当下,森冈督行以特立独行的经营模式创造了业界的神话。森冈书店开业不到半年就已经开始盈利,而且读者也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出版商都找上门去请森冈书店推荐他们的新书;许多作家也希望来参加森冈督行组织的讲座等活动,以便推荐自己的新书;甚至还有一些公司的领导一下子买下几百本森冈书店的书分发给自己的员工。
长篇小说《秋禾》在宁波机场书店批量试销一个月就成了最畅销的书之一。上周日跟书店的祈总在书店的咖啡吧里一起聊了两个半小时,他跟我说现在主流的原创文学作品已经不多了,难得见到《秋禾》这样的精品,希望我能坚持写下去,相信我第三部作品问世的时候就会有很强大的影响力了。
多渠道的拓展会让更多四处寻觅优秀文学作品而不得的读者们认识海浪里的鱼的文风与作品。受森冈书店“一店一书”营销模式的启发,我于2015年11月13日晚上8点多开了一家名为“只卖一本书的店铺”的微店,在这家店铺里只卖一本书,那就是我的首部长篇小说《秋禾》。
店铺一开张,几位热心读者就快速的进行转发,仅昨晚几个小时的进店人数就达224人。其中有一位热心读者在她认识的朋友圈里转发并让圈里的朋友们继续转发,一共有20人左右为她帮我转发推广“只卖一本书的店铺”的微店,并因此达成了2笔交易。虽然只卖出2本,但我们很开心,因为这是一种全新营销模式的试探。
森冈书店“一店一书”的经营模式除了给了我营销上的启迪外,也让我有了深度的人生思考。很多的时候,我们没能成功并不是因为身边没有机会,而是因为机会太多。机会太多会让我们挑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以。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爱情与婚姻的智慧故事。
有一天,一个人遇见一位智者,他问智者,什么是爱情?智者回答说:“前面有一片森林,你进去砍一棵最粗的树回来,但是要记住不能回头。”
晚上那个人回来了,除了斧头,什么都没带回来。智者问他:“叫你去砍一棵最粗的树回来,你怎么什么都没砍?”他回答:“进去森林以后,我先看到一棵树很大,正准备砍,发现前面有更粗的,然后我就往后走,觉得后面肯定有更粗的,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森林,由于不能回头,所以什么都没砍到。”智者笑道:“这就是爱情。”
“那什么又是婚姻呢?”那个人问道。“你明天再去砍最粗的树,还是不能回头。”第二天,那个人抱了一棵不大不小的树回来,智者问:“你怎么砍了一棵不大不小的回来?”那个人说:“由于昨天就没砍到,今天怕也找不到最粗的树,而且又不能回头,我就随便找了个比较粗的砍了回来了。”智者大笑道:“这就是婚姻。”
大书店里有很多的书可供选择,因此很多人就像这则故事中寻找爱情的人一样,东挑西拣,眼花缭乱,反而不能确定自己到底喜欢读什么样的书,结果往往是两手空空离开书店。森冈书店“一店一书”的模式让读者们的选择定格在买还是不买仅有的一本书上,而不是让读者们去书的海洋中挑选。其实就像是这则故事中已经厌倦了选择而直奔婚姻主题的人们找到差不多合适的对象就确定下来一样,离开书店的时候要么买上唯一出售的那本书,要么就空手而归。
一个人有梦想不难,难的是在众人反对声中依旧能坚持走自己的路。森冈督行在众人的反对声中创建了 “一店一书”的森冈书店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因为他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所以很不简单。而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恰恰是因为事情太简单而不去认真地做,甚至认为太简单的事情不值得去做。
虽然目前我的原创长篇小说《秋禾》还不足以引起广泛的共鸣,但在心灵憩园的老读者们的眼中,这就是一部精品。另外,在宁波新华书店与机场书店的试销中都有良好的口碑,尤其在机场书店的销售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相信《秋禾》迟早会以主流原创文学的身份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们的厚爱的。
《秋禾》出版发行之后,我的内心也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担心泛滥成灾的灵异、穿越、猎奇类的文学作品在网络里大受欢迎的时候,我的这部“另类”《秋禾》还会不会有人喜欢去读?会不会应验出版社说的“现在新作者出书一般5年下来也卖不到100本”的预言?我应不应该接受一些朋友或读者的建议转型写类似于《花千骨》等来钱快的作品?
经过半年时间的检验与努力,我开始心中有底了。虽然现在主流的文学作品还没什么市场,但是我会坚持走精品文学的原创之路,以后一年或两年出一本书,走类似于森冈书店“一店一书”少而精的发展之路。
随着《秋禾》的热卖,我的心灵也不再孤独,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们开始鼓励我、喜欢我的作品,并来信希望我能坚持写下去,希望我能写出精品文学的风采,写出这个时代的精气神。
在此,我特别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最后也希望所有看到此文的读者们能在各自的朋友中转发、转发、再转发我的微店——只卖一本书的店铺,希望能有更多喜欢阅读精品文学的人能因此邂逅并喜欢上《秋禾》这部作品。
海浪里的鱼 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转贴、引用等)
2015年11月14日
评论